查看原文
其他

每天都在演戏的我们,为什么还想在剧本杀里入戏?

玩剧本杀的 青年志Youthology 2021-09-23


剧本杀成了年轻人杀时间的新利器。
 
商家和消费者的行动,最能用来佐证剧本杀的火热。北京世茂工三,这里原来的密室逃脱、狼人杀、桌游线下店铺,都逐渐转型成了剧本杀馆。截至2020年年底,全国剧本杀线下门店已突破3万家。
 
线下火热,线上也不甘示弱。今年5月,爱奇艺发布了三档悬疑推理类迷综系列节目《萌探探探案》、《奇异剧本鲨》和《最后的赢家》,分别面向不同级别的剧本杀玩家。这个系列将和专业的剧本杀运营团队合作,最终又会落地成线下的剧本杀空间。《萌探》的播出,引起了更多网友对于剧本杀内容的关注和兴趣。
 
© Unsplash

剧本杀馆里,每一天都有川流不息的人潮。
 
好剧本一局难求。有的玩家甚至愿意等上半年时间,只为预约到最好的DM (Dungeon Maste,剧本杀中的主持人),以体验一个好剧本 —— 北京剧本杀某馆,把原游戏时长6小时的剧本《金陵有座东君书院》改成了一个15小时,横跨两天的剧本,自此在圈内一炮而红。现在,这个剧本的周末场已经排到了明年年初,工作日场次也排到了8月份,但预约的玩家仍络绎不绝。
 
剧本杀不是新鲜事,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世纪欧美盛行的聚会游戏“谋杀之谜”,一位玩家在其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扮演凶手,其他玩家则通过线索推理出凶手。现在我们正在玩的剧本杀,是在“谋杀之谜”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复杂的机制,增强了剧本的故事体验,进而延伸出情感本、欢乐本、恐怖本、推理本等剧情各有侧重的剧本。
 
在剧本杀中,玩家投入几个小时至一天的时间,期待从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抽离出来,过上另一个人的人生,进入到新世界。和网络游戏、桌游相比,剧本杀真的可以让人过瘾地体验另一种人生吗?


01
 “我们都想短暂离开自己的人生”

陈恒一哭成名。22岁,大四,理工男,他刚签署了劳动合同,即将成为一名前端工程师。在大多数人的刻板印象里,作为理科男的他,理应是不易落泪的,但在剧本杀的世界里,他是人见人爱的“水龙头”玩家,特别容易哭。
 
剧本《舍离2》中,他拿到了主攻兄弟情的角色“无双”。他被故事触动,哭声撼天震地,就连房门外的工作人员也听到了哭声 —— 有个玩家哭崩了。这场游戏后,每个人都加了他的微信,都希望再约他一起玩剧本杀。
 
太受欢迎了,像陈恒这样能够轻松入戏,动情落泪的玩家,人见人爱。
 
陈恒自认为是个不怎么表露情绪的人,“平时在女生面前得装一下嘛”,但玩剧本杀的时候“就不用装了,直接哭就行,有女生又怎么样?她又不认识我。”玩剧本杀时,他可以自由落泪。
 
每次结束,陈恒都会在小本子上列出人物关系的评分,遇到特别好的剧本,他还会在结束后,以角色的身份给同场玩家写感言,倾诉心声。
 
*陈恒给其他玩家发的感言
 
他最爱的本子是《鸢飞戾天》,这是以南宋抗金为背景的古风情感本,剧情脱离了儿女情长,强调了民族大义。陈恒知道这段历史,但当自己扮演历史中人,每做一个决定都会影响身边人生死时,他才真的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冷血。
 
陈恒分到了“太子”的角色,在抉择中,他选择牺牲官妓,保住将军,他认为“国家没了一个官妓不会怎么样,但没了一个将军影响很大”,但最终结局,没能如他所愿。动荡的时代,每个角色都身不由己。
 
剧本杀玩法高度自由和开放,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、情感取向、过去经历等种种因素,去决定最终结局走向。寻找凶手是一条主线,但玩家可以选择不指正凶手。
 
兼职DM的曹梅告诉我,情感本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,即使所有人都知道对方就是凶手,但你只要知道对方是有苦衷的,你未必愿意指正凶手。“情感本是根据心来投,而不是脑子来投票。”曹梅说。

© Unsplash

在剧本杀里,你可以不做最正义的选择,只做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。《中国青年报》的报道中提到过一个实例 —— 剧本里一位卧底警察爱上了一个人,但她犯了法。几乎所有扮演这个角色的玩家都选择原谅她。只有一次,一名玩家选择逮捕她。原来这个玩家在现实中,真的是一名警察。
 
剧本杀玩家有一个既定剧本,可以快速进入角色,但当进入角色后,每个行动都是玩家自己的决定,这些都左右了结局走向。


02
既然拿着既定的剧本,
为什么要玩剧本杀?
 
杨帆是个程序员,但即使在工作日,他也要去刷本。他下班了就去刷本,每隔两天刷一次,玩到深夜1点才回家。刷本对他来说,是一种放松。刷上瘾了,还当了兼职DM。
 
前期他只刷推理本,直到偶然被朋友带去玩了《金陵有座东君书院》,从下午1点,玩到第二天凌晨5点,自此,他对情感本的看法发生了质的改观,“第一次玩情感,就哭成一个智障。”后来他连续刷了三个月的情感本。
 
© 网络
 
在他看来,情感本就是为了体验剧中人的人生。玩剧本杀的多是90后、00后,“工作压力大,生活压力大,趁此契机,把现实中做不到的事,在剧本里做到了。”
 
罗翔说,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拿着既定的剧本,登上并非我们选择的舞台。而在这之后,生活中的各个角色都需要我们用力去扮演,塑造着不同的“人设”,与他人对戏,发生各种关系。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,从学校到职场,在多重角色和场域中来回切换。
 
同一个人,面对同事领导,和面对亲朋好友可能是完全不同姿态。而社交网络的兴起,又丰富了角色扮演的复杂性,你在豆瓣上是文艺女神,在微博上是狂热的追星女孩,到了微信朋友圈,则是一个在十一点下班后,将透亮的写字楼拍下,发送朋友圈的打工人。
 
就像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吐槽的那样,大厂里的996,有时也参杂着表演:工位上的电脑一直亮着,刚泡好的咖啡热气腾腾,但人早已回家,真要加班了家里还有一台。大家使出浑身解数,掩盖行踪,只是为了摆出一副24小时在线、随叫随到的样子,免得在拎包走人的那一刻被同事多嘴问一句:“你下班了???”
 
所以“角色扮演”离我们并不遥远,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表演。
 
但这种表演却大都透着无奈与辛酸,如果说优秀的演员本应在舞台和银幕上塑造角色,那身为普通人,则很大程度上被角色所塑造,乃至束缚,吞噬。
 
回望我们的童年,几乎每个人都曾幻想过,离开自己眼下的现实生活,去体验另一个人的人生。80后、90后在曾扮演过奥特曼、怪兽、公主等角色;95后、00后则是通过语C、微信群、Cosplay等方式进行角色扮演和互动。
 
没有人会在小时候想着去扮演一个怎么也不会下班的上班族,又或是在迷茫中坐在图书馆里胡乱翻着书本的考研党。
 
剧本杀将人们暂时抽离了出来。就像奥特曼在网络上的又一次走红,大家在弹幕上刷着“你要永远相信光”,尽管那种相信只停留在那遥远而矮小的背影,但人们始终有着“入戏”的本能与冲动。

 
03
“剧本杀的世界,不是想浸就浸”
 
但能否沉浸到剧本的世界,全凭运气。
 
虽说剧本杀是一项开放活动,只要付费就能够体验,但如果没有懂行的朋友带队,没有靠谱的DM主持,没有靠谱的同场玩家,垮掉的机率极大。
 
杜淼淼拼过两次剧本杀,误入了姐妹聊天局和公司团建局。在她严肃推凶时,其他玩家在调情、接电话和聊天,她形容自己当时“如坐针毡,如芒刺背,如鲠在喉”。更可怕的是,DM见此状,没有出手搭救,而是快速推进剧情,草草结束游戏。
 
© 网络
 
要顺利进入那个剧本杀世界,得有好剧本、好DM和好玩家。
 
接受采访的玩家都说,专业的DM是会根据玩家的性格来分本子的,他们会问一些问题,如“爱情、亲情、友情,你如何排序?”、“有没有兄弟姐妹”,“你能接受996吗?”来分配适合玩家的角色。适合的剧本,会离玩家的生活远一点,但又不会完全脱离玩家的性格。
 
举个例子,如果你在感情中是高冷的,但抽中了一个舔狗角色,那你是很难代入进去的。好的剧本,专业的DM,光是分角色就能分一个小时。
 
除了分配角色,专业DM在带动玩家情绪上也至关重要。曹梅就曾因为DM的话痛哭流涕。在玩某个城限情感本时,DM入戏很深,他看着曹梅,像朋友一样轻声询问她,“你恨吗?你爱了那么多年。女儿刚走丢了,他就要离婚。这么多年,你们经历那么多事,他还想跟你离婚。”曹梅听到DM说的话,立刻哭了。他的话勾起了曹梅压抑已久的委屈。
 
© Unsplash
 
好剧本,是剧本杀中最重要的一环。
 
优质剧本会吸引玩家慕名前来,通过打造剧本杀IP,线下店的名气也会水涨船高,就像北京市的某剧本杀馆,15小时的《金陵有座东君书院》就成了他们的拳头作品,现在一位难求。剧本杀展会上,为了抢夺一个好剧本,各路店家“大打出手”的情况也时有发生。说到底,优质内容是剧本杀的根本,没有优质内容,店家花再多心思在装修、音乐、服饰等配置上,剧本杀是立不起来的。剧本杀市场的下一个机会,或许将会是对优质剧本的抢夺。
 
在线上的剧本杀综艺里,也能看到同样的特点。以爱奇艺近期上线的综艺《萌探探探案》为例,以《谍战》、《庆余年》和《还珠格格》等多部经典影视IP作为剧本,剧中的关键人物也以NPC的身份重现。当家喻户晓的经典影视剧与剧本杀的玩法交织在一起,观众和玩家一起回到熟悉的剧情里,即便最终没有寻得真凶,又有哪位玩家不想尝试体验《还珠格格》的世界呢?
 
© 爱奇艺
 
今年3月份,陈恒玩了《声声慢》。5月份杭州下了一场大雨,他躺在沙发上,一直在想剧本里的喜欢的人 —— 那个女生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?—— 他们有很多话没有说开,但他也不好意思再去打扰当时的玩家,只好跑到剧本杀馆,跟店家要了对方的剧本,才得到答案。
 
200元+5个小时,人们就可以深度地去体验另一个人的喜怒哀乐。而在不断被驱赶、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,花5个小时去做一件绵延的、高强度的、与工作无关的事情,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释放。
 
所以,既然人生如戏,何不来一段戏中戏呢?

撰文 | dulili
编辑 | 阳少
排版 | 小七
设计 | Sam


 你可能还想看看 

《一位青年的乡村漫游:城市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路径 | 偏航》

《「教育改变命运」的另类社会学想象:文化性情、社区支持和打破区隔|问题青年005》

《作为想躺平的普通人,我反思了自己身上的「特权」》


⭐️ 为我们点亮星标⭐️



 青年志 Youthology .

青年的发问与探寻



点个“在看”,关注我们,设为星标

业务联系:open@chinayouthology.com

投稿联系:tougao@chinayouthology.com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